双创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双创教育 >> 双创成果 >> 正文 双创成果

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陕西工院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汇报

发布人: 时间:2020-09-09 浏览次数: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要求,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始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宗旨,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基于校企合作、产教协同推进,构建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进行人才培养,形成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协同体系,孕生出了理论与实践、隐形与显性、情景与实战相交融的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现将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0年,地处中国第一帝都咸阳,1999年改制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院。2010年1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院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6年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获批立项。

学院现有在校生20000余名,专职教师及职工1070名,教授81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0人)、副高职称37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48人,361人曾赴美、德、日、澳等国家及香港地区研修学习。学院设有机械、数控、电气等10个二级学院、三部一中心。涵盖装备制造、电子电气、工程材料、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公共事业、物流管理、工民建筑、纺织染化、服装艺术等十大职业门类63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外、艺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院充分依托牵头组建的“全国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院内实验实训基地、技术训练中心,携手省内外54家国家级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构筑起“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训基地”三级配套成龙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建有校内196个门类齐全、设备优良的实训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其中3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训基地。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出发点,按照“校企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实践育人规律,更新实践育人内容,改革实践育人方法,依托牵头组建了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全国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和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以政企行校“跨界、融合、协作、共赢”为宗旨,以专业对接岗位为纽带,以服务合作育人和企业人才战略为导向,以订单培养为抓手,聚集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建立“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着力打造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创新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深耕区、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示范区,培养“实践技能强、创新能力高、综合素质好”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性人才。

三、具体举措

1.优化实践育人支撑保障体系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2016年7月5日学院出台《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化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陕工院院字〔2016〕74号)。学院在全院性综合改革方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建设方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子规划》(陕工院党字〔2016〕83号)均将“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在“主要任务”中作为重要建设任务项列入,明确提出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组织保障,措施有力。学院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校企合作处、教务处、就业指导处、职教研究所、学生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下设实践科统筹校内实践创新教学,就业指导处、校企合作处统筹校企合作创业教育,学工部统筹社会实践,二级学院下设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教学办、学工办具体落实,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负责推进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平台内成员单位的校企融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完善制度,管理可依。按照“梳理—摸清家底”“审视—系统设计”“完善—构建体系”的工作思路,系统开展制度的“存、废、改、并、立”工作,先后出台了实践教学管理、校企合作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等4个层次59项制度。《实践教学管理条例》《学生实习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管理暂行办法》等14项;《现代学徒制试点管理办法》《校企共建实训室(基地)建设及管理暂行办法》《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18项;《关于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16项,《陕西工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陕西工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陕西工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实施方案》11项。

2.校企联合共育,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2017年,陕西工院牵头成立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与48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组建订单班58个,订单班学生2200余人。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2018年年会,进行优秀评选、订单班签订、企业捐赠及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揭牌。评选陕西工院“十大优秀毕业生”和首届“协同育人好师傅”“协同育人好导师”;与63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共同组建订单班66个,受益学生达到2680人;为“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特种设备与工业清洗研发中心”“混合所有制试点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和“自动化技术协同创新中心”4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揭牌;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台达集团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依凡洗衣国际连锁集团、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向学院捐赠了总值2856万元的实训设备。

——开发实践课程。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50%以上。结合企业生产现场实际,合作开发“机加工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践核心课程208门;联合开发实践课程54门,联合欧姆龙公司为“欧姆龙订单班”开发《IE进阶》MRP/MES(理论与实践)《TPM基础》《LCIA治具与工具》《TWI》《品质管理》13门课程;联合亿滋公司为“亿滋订单班”开发《食品机械》《食品工艺》《技术英语》《精益生产》《工益工坊》《亿滋价值观》6门课程。

——实践教学团队。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顶岗实习双导师”和“实践教学双导师”制度,学校挑选优秀教师,企业选派管理专家、技术骨干、一线工程师,共同打造优秀实践教学团队。欧姆龙订单班目前已形成生产现场班组长、工段长、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商品技术员、生产技术员、品质/环境管理员、产品试验人员等8个双导师岗位。与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合作,成立曹晶大师工作室,成立田锋社教学名师工作室。

——实践教学管理。围绕学生的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建立校企协同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系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企业的导师、师傅、伙伴,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实践技能指导、生活指导,学校的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学生进行技术指导、答疑解惑指导、政策法规指导,全方位提升顶岗实习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很快适岗、爱岗、从学生身份转换为企业的合格员工。

——实践教学条件。积极开展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各专业建立起了由校内实验室、综合实训基地、工业技术实训中心、校外实习基地组成实践训练的系统,构建起通用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运用三个开放式训练平台。校企合作共建罗克韦尔工业自动化协同创新中心、发那科数控系统应用中心、德玛吉数控技术实训中心、化工技术训练中心、汽车综合技术训练中心、材料成型技术训练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10个;与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建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11个。

——订单班培养。依托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开展人才订单培养项目,学校与国内600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设立企业冠名订单班174个,企业设立奖学金总额超3000万元,受益学生近5000名。2016年,开设订单班116个,受惠学生4860多名,其中与日本欧姆龙公司连续开办6届订单班,培养学生420人,与“亿滋中国”合作举办5届“亿滋”订单班,培养学生451人。

3.重点项目导引,探索实践育人模式

探索实践中与国家级、省级项目进行有效对接。全国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资源库建设项目、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信息化试点项目、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项目、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项目、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混合式教学试点项目”等有机结合,提高实践育人的实效性,增强行企政校的凝聚力,激活实践育人基地内生动力。

——“互联网+实践”。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联合全国12所高职院校、11家企业、4家行业机构、3家专业杂志社等单位参与共同建设。项目共计1250万元,企业承担236万元建设任务,陕汽金鼎铸造有限公司配套10万元的建设资金,建成11门专业主干课程、搭建30门以上个性化学习课程、制作微课300个以上、资源库素材总量达15000条以上。集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专业教学、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就业创业者培训和教育等功能与一体的数字化、开放式、共享型专业与服务平台。

——混合所有制改革。依托教育部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项目,2018年3月13日,中国锅炉与锅炉水处理协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工业清洗101平台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签署了“行业协会、学校、企业混合所有制合作框架协议”,按照“校内实训”、“校外实操”、“远程现场教学”、寒暑假带薪实习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从技能上、岗位要求上、职场素养上贴近企业要求与需求,让学生在真实的市场环境中学习工业清洗施工和业务。

4.内引外联优势互补,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企校融合,开办创业企业实体。先后建成物流管理学院、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并建成了花样年华咖啡厅、汽车美容中心、连锁超市体验店、服装定制工作室、动漫设计工作室等一批校内实训基地,由学生在仿真社会环境中完成实践教学,“实境训能”人才培养效果不断提升。

——完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创新激发—创新提升—创业实践”三层递进的思路,两次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创新创业专门学分(4学分)和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3学分),将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现设有就业创业类课程10门,其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指导》为必修课,同时引入尔雅通识课等在线课程资源作为在线选修课,如《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实战》等多门课程。每年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指导》等就业创业类课程300余个班次,受教育学生达12000余人次。同时,通过参与政府招标,学院成为咸阳市首批定点创业培训机构,开展SYB创业培训,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取得创业证书,基本实现了就业创业教育的全覆盖。

——创新特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N+空间”基地,打造小舞台、操练场、大熔炉的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业教育分享会”、“职业训练营”、科技作品展等活动,举办“激发创业梦想,铸就成功之路”为主题的创业大讲堂系列活动10期,先后举办了十二届学生技能竞赛、七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届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学院荣获“陕西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高职院校中仅有2所院校入选。

——依托专业社团,培育创新创业精神。学院历来注重“工匠精神”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文化的双重浸润,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组建了相关科技创新类社团26个,截至目前,学生通过协会活动独立申报或师生共同申报专利30多项;先后涌现出机械创新小组、智能微电网工作室、“C+创能空间”等一批在校知名创客项目,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5.“阶梯式”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围绕培养高素质培养目标,实施分年级、分层次、渐进式、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面向不同阶段的青年学生,创新开展系列化、届次化、品牌化活动。一年级以爱国、爱校、荣校教育为主体;二年级以专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为主体;三年级以职业精神,创业教育为主体,强化实践育人工作的引导、指导和督导,充分激发广大学生主动成人成才的内在动力,逐步构建起“阶梯式”实践育人体系。

——社团实践活动。实施“品牌社团培育计划”,构建社团文化节构建社团活动风采展示平台、社团发展论坛搭建社团的学习交流平台、优秀社团评选筑建品牌社团的孵化平台,连续举办了十届社团文化艺术节、六届社团巡礼、四届咸阳市十大高校社团交流会等品牌活动,打造了一加春雨爱心社、机械设计协会、电器维修协会、健美操协会、传媒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等品牌社团,在全国、省市各类科技、文化、体育竞赛中取得了60余项荣誉。健美操、轮滑等社团先后参加省级比赛获得30余项荣誉。

——文化艺术实践。按照“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智育与美育相融并进”的思路,成立了艺术教育委员会,设立了艺术教育中心,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依托,开展多层次文化节系列活动,定期举办民族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艺术节、新生文化艺术节等“有形培育”,荣获艺术比赛国家级集体奖14项、省级集体最高奖22项,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级奖4项、省级1项,陕西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3项,201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学生朗诵作品《情系梁家河》,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志愿服务实践。按照“校园志愿服务经常化、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大型志愿服务项目化”的工作思路,已初步形成由院志愿者服务总队---二级学院服务分队---公益志愿类社团组成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现有正式志愿者25547人,志愿服务队伍22个,志愿者服务基地16个,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734次,截止2018年8月“志愿云”平台服务时长570815万余小时。不断拓宽志愿服务平台和渠道,形成“雷锋热线”、校园文明监督岗、困难帮扶志愿服务、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小桔灯“暖心衣橱”捐赠衣物等品牌活动11项。2018年完成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1050名青年志愿者秉承学院精神、志愿服务精神,放弃暑假休息时间,不畏酷暑、挥汗如雨、恪尽职守、扎实工作,集训近1个月,圆满完成了省十六运开幕式仪式部分和第三篇章《红旗漫卷·不忘初心》的演出,荣获省十六运筹办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身心素质教育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青春三走活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活动,“3.20”心理周、“5.25”心理节,举办知识展览、知识竞赛、团体心理训练、现场咨询及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举办运动会、体育节、军训,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出网络,走向操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体魄。

——“三下乡”实践活动。以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实践归来话成就”活动为平台,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主要分为3类,一是强化专项活动,每年组织20多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队赴省内外开展实践活动;二是坚持开拓创新,每年与团省委、移动、联通等6家单位联系,组织50名学生进行企事业单位见习,2017年与咸阳市地税局开展“校地合作•党团共建”活动,签订联建协议,12名学生暑期岗位实践,创新党团工作新模式;三是提升活动覆盖面,印发了社会实践联系函,安排大一大二学生自行社会实践。编印《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编》。

6.构建“校朋友圈”,校企互访评价与反馈

——“走进企业”调研活动。连续10多年开展利用暑期开展“走进企业”调研活动和毕业生回访活动。每年由学校领导带队走进企业,通过实地走访,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售后服务”工作,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进而构筑校企之间长久性的合作关系,共组织了1000余人,580批次的企业走访活动。

——多方信息互通。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机械工业协会指导,举办了“陕西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对接对话论坛”和“应用技术推广论坛”,形成了产教信息互通机制;利用集团理事会、战略联盟年会定期举办专题论坛,每年1个主题,互助互促共发展。举办了“四方聚力,开启职教新篇章”、“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共育人才”、“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全力推进职教与产业对接”、“让职教走进企业,让企业参与职教”、“走内涵建设之路,提升职教质量”、“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工匠精神,中国智造”、“工业机器人技术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等专题论坛。

四、初现成效

1.打造了校企协同实践育人模式

学院与欧姆龙、亿兹等知名企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更加深入地合作,形成了“校企七联合”实践育人模式,即:联合策划合作方案、联合制定培养计划、联合打造教学团队、联合推行现场教学、联合实施双向管理、联合建设实训基地、联合构建评价体系。2015年,学院以此模式为主体入围全国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我院与欧姆龙公司的校企合作案例曾入选全国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典型案例,同时,中央电视台、光明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西安电视台、日本京都报等多家媒体从不同角度给予了20多次专题报道,同时被《中国教育新闻网》、《当代陕西网》等多个主流媒体转载,在社会和行业引起了极大关注。

2.形成了校企合作“六进”实践育人培养体系

先后携手欧姆龙、亿兹、大唐电信、施耐德电气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校企订单培养,把企业文化、企业标准、企业管理、企业活动融入育人工作的全过程,持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探索形成了校企合作“六进”实践育人培养体系,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模式进教学、素质教育进方案、企业管理进课堂、企业活动进班级、企业导师进基地。2008年,欧姆龙公司在我院建立了“欧姆龙人才培养总部”,为在大陆开办的13家公司培养人才,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在校内建成了“陕西工院-欧姆龙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累计投入40万元用于学院骨干教师赴日本、上海等地培训,聘请36名国内外企业人员来校教学,打造了国际化教学团队;年投入40万元设立奖学金、5万元用于订单班管理,并选派一名企业高级职员常驻我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

无处不在的企业文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先进精良的实训设施,注重参与的自我管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催生出一批批创新成果和大赛奖项。

四脚方凳,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欧姆龙订单班同学的眼中,却诞生了一项名为“凳子的受力改进”的课题。他们发现,当四脚结构的方凳在受到一定的压力后,凳子会通过自己的容许荷载来完成支撑和传导。一旦凳子往后翘起超过16.5度,就会倒地。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再通过市场调查,仅花费700余元就改进了实训中心的全部方凳。

利用废旧电机、筷子和啤酒瓶盖制作的“迷你电锯”,利用硬纸板、针筒、塑料软管制作的“挖掘机模型”,利用亚克力板、LED灯泡制作的“全息投影”等学生自选课题,无不体现出欧姆龙班的“创新”特色。学员们将兴趣和创意发展为可操作、能落地的课题,在设计、制图、选材、物流、制作、调试等各环节进行认知和实践,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滴水见海,创意的火苗点燃了学生的创新激情。仅2016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院就在参与的22个项目中夺得了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获奖等级、数量全省领先。

3.有效带动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招生就业呈现“两旺”态势。招生规模连年位居全省第一,年招生人数稳定保持在6000名以上,新生报到率稳定在97.04%以上。近3年来,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持续增强。与国内6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7年保持在97%以上,就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占39%,18人被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聘为实训指导教师。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何小虎、陕西省技术状元黄亚光、四川省技术能手郑永涛,陕西省优秀大学生村官王鹏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学院被授予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学院被授予“全国就业竞争力示范校”、连续8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4.有效推动了学院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学院始终聚焦于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累计投入近4亿元压茬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在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等9个项目上填补了我省高职院校的空白;在国家级教学团队、精品资源共享课等21个奖项方面实现学院历史上“零”的突破。近年来共荣获国家级奖项167项,教学成果奖39项,专业建设18个,教学资源库12个,精品课程11门,教材56本,多媒体课件31。近三年建成2个国家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1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建设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专业,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我院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职院校第二、西部地区第一。

5.淬炼出一批善于创新的能工巧匠

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数量与质量连年攀升,近五年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1025项,特别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荣获一等奖44项、二等奖110项,国家级达到319项,居省内同类院校首位。连续两年获奖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第三、第二,陕西第一。近三年国赛获奖总数占全省22.4%,一等奖获奖数占全省32.14%。省赛获奖总数12.4%,一等奖数占全省21.38%。

6.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理念深入人心、蔚然成风,校园内涌现出全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人物马宝玲、白凯、寇博宏等一大批自主创业明星,涌现出“丝路茯茶” “小麦公社”“关中卫大姐”“C+创能空间”等一大批“双创”知名品牌。学院荣获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校”,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3个。1个二级学院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陕西省“众创空间”;2个学生创办企业被授予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近三年,在“挑战杯彩虹人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创新创业类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国家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获省级一等奖31项、二等奖69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43项,其中学生申报28项,专利总数位居全省高职首位。

7.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建设155家企业文化长廊和101名优秀校友风采展,催生出大国工匠进校园、校园展演进企业、技能竞赛月等三大活动品牌。建成国家级美育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各1门,先后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1项、省级8项,文化育人成效日益凸显。每年涌现出具有优秀素养的学生近4000人,培育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68项实践成果。荣获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连续7年荣获“陕西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连续3年荣获咸阳市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连续3年荣获“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16年度陕西省共青团舆论阵地先进单位;2016团中央“优秀校园媒体”称号(全国评选30家);二十六届陕西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奖”;省十六运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8.有效传承了学院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底蕴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要义与学院积淀孕育的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争创一流、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一脉相承,并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现实意义,成为助力学院率先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学院综合办学实力位列全国高职院校前列、西北七省区第一。在2015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全国专科院校排行榜第三、2016年人民日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内媒体报道排行榜第九、2017年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第四,科研竞争力在国内200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排名省内第一。成为陕西唯一连续两届荣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职业院校和全国首批“机械行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新建设学校”。主流媒体多次聚焦。近五年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教育部网站、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等主流媒体累计专题报道《校企合作带“火”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教育报)学院育人成效超过1500余篇。

学院将坚持立德树人,秉承“为获得知识和技能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人民走出去”的育人理念,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目标,携手国际知名企业,共同为“中国智造”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时代工匠!